上映日期:2018-02-18
戏剧结构与《危机》如出一辙的《我的女儿》显然规避了强烈的阶级冲突。影片并没有将重心放置在这个灵肉统一的幼小主人公身上,反而将焦点对准了人格呈两极分化的母亲的种种恶习。于是选择谁确实成了艰难的课题,但似乎还未等她思考出方向,如两位母亲那般自私的作者便以资本原则以及道德准绳将身份问题拔苗助长到了阶级。「生母/养母/女儿」的三角关系核心却是两个成年女人之间的困境,围绕女儿的抚养权可以影射为一切物质或精神上的束缚,奔放不羁却情绪暴躁的生母象征着「欲望」,心有忌惮处处小心的养母象征着「胆怯」,反而最终是幼年的女儿成为两者的调和。影片中有两场令人印象深刻的长镜头调度(母女唱歌、养母黑夜离开),在细节上细腻的处理令人动容。 叙事视点混乱,片名虽然是母亲的角度,但女儿视角的情节也不少。事实上这三个具有同等份量的女性角色,应该采用统一的叙事口吻贯穿起来,才不至于令人物的情感发展出现明显的断裂感。剧本亮点不多,遵循的是生母和养母的套路类型。同样讲述母女情感联系的独立制作,这部明显要逊色于《佛罗里达乐园》,故事似乎没能讲清楚女儿为何会谅解亲生母亲的古怪行径。 导演尝试引入的社会环境刻画不甚成功,现实主义风格没能发挥出批判的力度,最后免不了还是回到母女情感纽带上,捎带上女孩的成长话题。最有看头的只剩下阿尔巴·罗尔瓦赫尔这位才华横溢的女演员,每一次出演的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且无一例外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厉害的是,她今年有三部电影入围戛纳,在《幸福的拉扎罗》里的演绎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