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日期:2017-04-02 共6集
在《魔法少女小圆》之后,已经很难再谈魔法少女题材了,因为它已经把解构和重构做到了终极。但《通灵少女》很棒的是,它因为本身「真人剧」的身份,意外地劈开了新的空间,可以放置自己的名牌。 当我们谈到魔法少女时,我们的重心常常在于少女,考察魔法能力带给少女个体的破局和机遇。但实际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魔法本身。被赋予魔法、得到能力,到底代表什么?是否附加了某种更宏大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说,「魔法」和「少女」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前者代表了对世俗世界的干涉能力,是向上、向外的;而后者则是少女个体的经历和成长,是向下、向内的。「魔法少女」所拥有的双重身份,实际上成为了两个世界的节点和窗口,不仅超越世俗的力量在干涉少女的个体生活,反过来少女的身份也在干涉着世俗世界。 总体来讲,我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同时也很遗憾这部剧很多地方的欠缺。导演和编剧找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视角来观察作为主角的一体两面的个体,同时也偶尔触及了借助主角的对世俗世界的观察。很遗憾的是,本身这是一个大剧的配置,最终却走轻走浅,拍成了囿于个体尺度的小剧。 我并不是说挖掘角色内心世界、关注个体成长就是小视角。相反,很多空洞的宏大叙事(比如很多走国大场面电影)才是小格局。《海边的曼彻斯特》没人会认为是一部小作品,但它的核心实际上仅仅在个体尺度,甚至无意探索角色的外部世界。我是说,就像《通灵少女》最后一集自己说的,仙姑这个身份给予的并不是知天命指去来,而是洞察人心并予以抚慰。不负责任地说,她相当于野生心理医生。 但是在个体视角上,仙姑实际上是在不断观察世俗世界的欲望,观察茫茫众生的大兴衰、大悲喜。而这种观察,因为仙姑本身「女高中生」的特殊身份,而变得尤其特别和珍贵,因为这并不是从高高在上的角度俯视,而是以个体的身份去观察个体,这种观察的结果也反过来因为观察者的天真、稚嫩和纯白也改变着观察者自己的生活。